悬空寺又名玄空寺,是国内仅存的佛、道、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。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,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,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,今大同南移到此,古代工匠根据道家“不闻鸡鸣犬吠之声”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,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。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,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,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,廊栏左右相连,曲折出奇。寺内有铜、铁、石、泥佛像八十多尊,寺下岩石上“壮观”二字,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。
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北岳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,始建于北魏后期,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,是国内现存最早、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、也是国内唯一真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古建,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为恒山十八景中“第一胜景”。
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,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,因历年河床淤积,现仅剩58米。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,整个寺院,上载危崖,下临深谷,背岩依龛,寺门向南,以西为正。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,依照力学原理,半插横梁为基,巧借岩石暗托,梁柱上下一体,廊栏左右紧联。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“奇、悬、巧”三个字。
奇
值得称“奇”的是,建寺设计与选址,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,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,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。山下的洪水泛滥时,也免于被淹。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。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悬
“悬”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,全寺共有殿阁40间,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,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,所以有人用“悬空寺,半天高,三根马尾空中吊”来形容悬空寺。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,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。
巧
悬空寺的“巧”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,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,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、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,山门、钟鼓楼、大殿、配殿等都有,设计非常精巧。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。
唐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,
李白游览悬空寺后,在石崖上书写了“壮观”二字,
明代大旅行家
徐霞客称悬空寺为“天下巨观”。
悬空寺传说 相传很多年前,悬空寺对面山上,有一座寺庙。寺庙不大,山高坡陡,除了一些家中有重病的香客外,很少有人来。寺里有个和尚,名叫白马法师,
寺院也叫
白马寺。白马法师不守佛规,每当看到悬空寺的香客来来往往就很嫉妒。
一天,白马法师决心要和静悟道人见个高低,他用拂尘向南一指,唐峪河发起大水,水势很凶,很吓人;再用手一指,大水向悬空寺冲来。静悟道人正在寺里打坐,听见水声,知道是白马法师作怪。他不慌不忙,口中念念有词,冲来的水慢慢退下去了。一连七次,水离悬空寺只有五尺远,但一点儿水也上不去。白马法师没法子,又用手一指,水顺流而下,把浑源城刮掉一角。
静悟道人见白马法师寻事,也火了,向空中大喊:“黑鹰,你在哪里?”话音刚落,从山洞里飞出一只大黑鹰,落在悬空寺角楼上。静悟道人说:“黑鹰,白马行为不正,是佛门的败类,如果不管教,百姓将不得安宁,你去教训教训他,不要伤了性命。”黑鹰啪啦啦,展开翅膀飞起来。白马法师不知静悟道人的道行有多大,更不知大弟子的神通,只见黑鹰飞来白马寺,用翅膀一扇,呼啦一声,眨眼间大火熊熊。白马法师闪在一边,好险啊,一座寺院很快化为灰烬。白马法师怕了,忙骑了一把扫帚,向空中逃去。临走时,一甩拂尘,把大水抽出一股,朝黑鹰窝冲去,怎奈他法力有限,只把黑鹰洞口的碎石、泥渣冲洗了个干净。
现在,人们到悬空寺,走进唐峪口半里地,抬头仰望,就能看到半山上有一个洞。再往里走,与悬空寺相对的
恒山山峰上,有一块平地,隐约可见一些残垣断壁,这就是黑鹰洞和白马寺的遗址。